正體字就是教育部頒的正式用字,異體字為不常用或罕見字或其他特殊字了。
在其中讓我最感興趣的是犇的解釋「牛駭而走」(而且是一群牛,三隻牛為多數)意思,就像非洲草原草食性動物遇到掠食者一樣混亂,下場....。對照某地方政府發放的春聯或一些媒體廣告,原本祈求來年事事好運的心願,如果應「犇」之願,可能就「黑白亂ㄆㄨㄣˋ 」,一團糟了。
再根據字典裡犇的來源有二:
- 史記秦本紀「晉驪姬作亂,太子申生死新城,重耳、夷吾出犇。」
- 漢書漢昭帝紀「益州廉頭、姑繒、牂柯談指、同并二十四邑皆反。遣水衡都尉呂破胡募吏民及發犍為、蜀郡犇命擊益州,大破之。」
這兩處犇字與現在我們認為的意思差很遠。一是「出犇」-逃亡-動詞,二是「犇命」-類似軍隊的快速反應部隊-名詞。